当30岁的Trevor Tan坐在办公室里,他并不总在辛勤工作。实际上,作为一名出版公司编辑,他每天都会花上一定的时间在网上浏览新闻、旅游信息,并查看Facebook这类的网站。他对此毫不避讳。
“我觉得上班时上网做私事无可厚非,”Tan坦诚地说,“只要你足够自律谨慎,不让它打扰你的工作就行了。”
这是许多经常在上班时间上网做私事职员的共同想法,他们认为这么做没有错。网络闲散现象的普遍存在促使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副教授Vivien Lim对其起因及影响进行研究。
对于网络闲散,Vivien Lim说:“是指员工在上班时间出于私人目的使用公司的互联网”,并且它实际上有助于员工减轻压力的概念是她研究的关键点。
而除此之外,她也将员工是否真的损失了工作效率,是否存在与雇主之间的矛盾,以及如何自我监督纳入了研究之中。
工作投入
作为研究的一部分,在一项调查中,Lim和博士生Don Chen找来一群本科生,给他们一项简单且蓄意沉闷的20分钟任务:阅读一篇文字并标出其中所有的字母“e”。
接着,他们被分成三组:第一组被要求做另一项10分钟的简单任务,第二组被告知他们可以休息一下,除了上网他们做什么都行,而第三组则可以上网。三组人员之后都被指派进行另一项10分钟的类似任务。
有意思的是,结果显示,任务完成得最有成效的总是上了网的组员,而且优势明显。此外,相对其他两组,他们的精神疲劳和无聊程度较低,工作投入程度也较高。
在另一项与博士生Zhu Jinlong合作的调查中,Lim发现早上经历消极情绪的人在白天上网闲散之后称感觉好转并在一天结束时感受到更积极的情绪。这表明网络闲散确实对人产生了有益健康的效应。
“损失”的工作效率
Vivien Lim说,网络闲散活动的普遍程度与人们看待网络闲散的严重性有直接的关联。因此,网络闲散最常见的形式包括上网浏览新闻,娱乐与体育咨询,而较少见的网络闲散活动则包括购物和浏览色情内容。
当然,雇主对网络闲散可能持有不同的看法,一些人无疑将与工作无关的网上冲浪所“损失”的时间看做潜在工作效率的损耗,这也就损失了价值。然而,尽管对版权的侵犯或者病毒与黑客渗透公司网络可能成为一种担忧,但“损失的工作效率”论点则未必如此。
Lim说,社会与组织文化对网络闲散的影响起着重要作用,其中雇主与员工的态度在世界各地都大为不同。Lim引用了全球技术公司思科的一份近期调查,调查指出在例如中国、巴西、印度和墨西哥这些国家,年轻的求职者提及上班时“上网自由”是他们视为是否加入公司决定的重要因素。
“的确,”她说道,“一些雇主意识到IT限制规定可能会迫使员工去寻找‘更自由’的工作场所,实际上他们以允许更多的上网自由来吸引年轻人加入他们的公司。”
与此同时,在新加坡,许多公司似乎熟视无睹,大约有45%的受访公司表示他们的组织实行了关于网络使用的政策。这与美国相比较低,在美国87%的受访公司表示他们有正式的网络使用政策。
扯平的方式
Lim说,消极的动机的确也在很大程度上是使员工认为网上闲散理所当然的原因,于是他们花更多时间上网。一个常被引用的原因是对雇主恶劣对待的报复,感到不受重视、报酬过低或工作过度的员工把网络闲散当作一种扯平的方式。
一位受访者说出了许多人的观点:“就我的工时而言我现在的工资太低了。因此,若我在办公室里上网做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事,公司不应该介意,因为我已经没有在家的私人时间了。”
然而,归根结底,为网络闲散现象推波助澜的主要因素还是“大家都这么做,所以肯定没关系。”而既然科技让员工能一周七天、每天24小时,随时被联系上,许多人会感受到工作与非工作时间之间的界线已变得模糊不清了是可以理解的。
下班后仍要工作许多小时,所以花一点正式工作时间抓紧处理私事是一个合理和常用的辩解。
所以,尽管网络闲散存在并被认可,但这是不是一种威胁还有待研究。
自我监督
谷歌和雅虎在新加坡当地的办公室称他们也没有任何治理工作时间网络使用的政策,可以这么说,这两家公司实际上指望网络闲散者作为其使用者。
其他公司倾向于让员工进行自我监督,他们认为那些在别人看来花过多时间上网的人,作为团队的一员没有做好本分工作,就会感受到同侪压力进而改变他们的做法。
Lim还指出,现在的许多工作都把上网视为创造新思想与灵感的有用工具。她说,一般来说,全面禁止或采用昂贵的网络监控系统都可能会适得其反,她建议公司反而应当制定“可接受使用”的政策,并清楚地告知全体员工。
她说:“从另一角度看这个问题是要根除管理的‘必要’。”研究显示,员工往往对管理条例持有消极看法并将其看作是对雇主不满的根源。
她还说:“如果你担心员工可能会浪费工作时间,那么就采用以绩效为基础的奖励并设定时限,但要给他们自行安排时间的自由。”
“聘用那些有工作动力、喜欢所做的工作和喜欢为公司工作的员工;他们就不太可能去‘偷’时间并让公司承受非法网络活动风险。”
沧州纵横人才网,最权威的沧州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