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场薪闻 > 培训动态 > 企业管理 > “游工”现象加剧企业用工荒 群体集中在85后
“游工”现象加剧企业用工荒 群体集中在85后
作者: 时间:2015/3/28 阅读:766次

       选择“游工”作为生活方式的年轻人并不在少数,这些年轻的务工者大多以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主,到某个城市往往是冲着景点和风景来的,工作只是为了在停留期间有个落脚点并赚点工资补贴行程。新鲜感退去之后,辞职走人就成了他们和这个城市告别的方式。

据报道,“去哪家婚庆公司都无所谓,重要的是能包食宿,这样我才能放心出去玩。”日前,在上海的一个大型招聘会上,前来找工作的摄影师张滢这样告诉记者,自从2012年毕业以来,她边旅游边工作,利用自己擅长拍摄人像的特点,在各地过起了“游工”的生活,“工资并不是我最关注的,我希望的是体验不同的风景,在年轻的时候多走多看。”

"游工"现象加剧企业用工荒 

“游工”群体集中在85后

像张滢这样选择“游工”作为生活方式的年轻人并不在少数,这些年轻的务工者大多以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主,到某个城市往往是冲着景点和风景来的,工作只是为了在停留期间有个落脚点并赚点工资补贴行程。新鲜感退去之后,辞职走人就成了他们和这个城市告别的方式。长期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李群介绍说,“游工”群体或是为了谋求更好的待遇或发展,或是纯粹热爱旅游,以换工作为机会频繁更换工作的城市:“这类群体基本上集中在85后,对工作意义的认识已经发生转变,他们更看重的是经历和心情。”

在豆瓣的打工旅游小组里,聚集了许多这样的“游工”一族,网友们在这里发布招工信息、征集旅伴或是分享旅游经历,他们已经建立起了两个QQ群,并且还在筹建第三个。在小组的首页,他们这样写道:“有钱也好,没钱也罢,边打工边旅游,三十岁之前,体验美景,体验人生。”他们对打工旅游有着自己的定义:“到异地或异国去打工,可以去农场、工厂、旅店,边打工赚旅费边游玩,给人生增加一些轨迹外的记忆”,“一般都是时间比较短的短期工作,目的是深入一地的生活获得更多体验或者为了节省和补贴旅行费用”。

在这个小组里,记者联系到了一位“游工”达人,“原先我没什么阅历,所以特别喜欢到处走走看看,从小到大都是顺着父母安排的路走,虽然父母带着去过一些城市,但就是纯粹的旅游,玩不深玩不透不说,对当地的风土人情也不够了解。”大学毕业五年,李浩坤走了大半个中国,他说就是看看这个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没钱了就去找份工作,边打工边游玩,如今人在深圳的他又有了去北京工作的心思,“很多人觉得游工这种方式不靠谱,很怀疑,当初我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但是真的走出第一步之后,你会发现其实实施起来并不难,一路走过来我过得很充实,自己感觉比只窝在一个城市的人看得更多更深。”

“游工”一族让企业头疼

据记者调查了解,“游工”确实是国际上青年人比较推崇的一种边游边工的时尚方式,尤其在个性比较独立的90后中十分盛行。国外不少机构专门开辟了这种临时工作供“游工”群体。新西兰也成为了向中国开放打工旅游的第一个国家。

不过,“游工”一族的洒脱和随性就成了让企业头疼的问题,记者从日前的几场招聘会上了解到,不少企业招聘情况并不理想,一些有着“游工”心态的年轻人本来就志不在此,因此把工作看得比较随意,让不少企业负责招聘的人事和管理者大呼头痛。“现在的年轻人自我意识强,找工作更看重弹性和灵活。加之大部分人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择业上更注重个人感受和兴趣,薪水、升职等都不是他们首要看重的因素。”李群介绍说,“游工”一族个性上比较随遇而安,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很容易说不干就不干。

“游工”一族这种就业观念让用人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叫苦不迭:今天来了,明天可能就走,企业员工极不稳定,流动率一直居高不下,企业招人需要成本,如果员工频繁辞职对企业也是很大的损失。“这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提出了挑战,使得企业的管理方式在原先坚持原则性的基础上不得不做出一些改变,用更人性化的管理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员工对于工作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李群表示。

“游工”不利自身职业发展

在叫苦的同时,记者也发现,不少企业开始注意到“游工”一族,并为他们“量身定制”了适合的工作岗位,尝试双赢的可能。在豆瓣小组里,许多青年旅社、农场、商店等都在发布招工信息,针对“游工”一族提出了打工换食宿打工换导游等等条件。记者找到了一家位于上海音乐学院附近的唱片店,店主就在网上发出了这样的招聘信息,工资虽然不高,但是店主提出休息的时候自己可以免费做导游带求职者深度游上海,招聘信息下面很多网友都跃跃欲试。

也有专家向记者指出,短工并不那么好找,而且都比较低端,长期“游工”虽然能增进了自己对社会的认识,但无法建立熟悉的圈子,缺乏社会关系的支持,缺乏归属感,从长期看不利于自身职业的发展。


来源:
热门推荐